105年高普考-高考政治學申論題|參考解答

105年高普考/高考/政治學/申論題/補習/TKB百官網

申論題是許多考生在準備時,最沒有方向、最不知如何破題的題型,但這種題型卻是與其他考生拉開差距的關鍵,而申論題評分的要素包含排版、書寫方式、字跡、陳述等,這些看似普通的要素卻都是影響閱卷老師是否繼續閱讀的關鍵,因此這次提供TKB百官網名師105年高考政治學申論題的完整詳解給同學參考哦!!

對於申論題還摸不著頭緒的同學,可以參考老師的解題邏輯、排版、陳述,先從模仿開始,漸漸的就會練出一跳屬於你獨特的答題技巧囉!

預約課程諮詢


►【105年高普考-高考政治學-申論解題】

適用高普考類科:一般行政、一般民政

申論試題詳解來源:TKB百官網 行政學名師 親解

【申論題】

一、何謂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根據 G. A. Almond 與 Sidney Verba 的論述,政治文化一共可以分為那三大類型?是說明之。(25分)

參考答案/解題模式

 

奧蒙與佛巴1963年在其《公文民化》(The Civic Culture)一書中就美、英、德、義、墨等五國的政治文化、公民參與、政治社會化與民主穩定等關係,作了實證性的研究,定義政治文化為系統中的成員,對於政治的態度和取向的模式,此種態度和取向代表政治系統中成員的一種主觀的心理取向,是政治行動的基礎,並賦予政治行動以意義。

奧蒙與佛巴將政治文化分為以下三大類型:

(一) 參與型政治文化( participant political culture )

  人民對於政治體系、輸入面、書出面及自我的政治能力,皆有清楚的概念,這種政治文化存在高度發展的民主國家,歐美民主先進國家皆屬這種政治文化。體系成員對政治體系之存在存有高度認知,政治系統高度結構分化,人民積極行動表達需求與支持以影響政治決策,自我意識強烈。

(二) 臣屬型政治文化( subject political culture )

  人民對於政治體系及輸出面有明確的概念,將自己視為政治體系的一員,並將對國家體系的忠誠擺在第一位;但對於政治的輸入面則相當生疏,而且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影響政府決策。臣屬型政治文化是君主專制時代的政治文化,僅意識並接受輸出項,對輸入項則無意識,缺少政府與人民相互關係的概念。

(三) 偏狹型政治文化( parochial political culture )

  人民對於政治體系、輸入面、輸出面及自我的政治能力,皆毫無概念,這種政治文化存在於沒有專業化政治角色的社會。例如非洲的原始部落,對於政治體系毫無希求,也不曾意識到政治體系對個人生活之影響。

  以上三種文化是重疊存在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單一類型的政治文化。奧蒙與佛巴又提出兩種混和式的政治文化,一是臣屬 – 參與型政治文化,另一是偏狹 – 參與型政治文化。

  (一) 臣屬 – 參與型政治文化

    係指社會由威權結構轉向民主時,如果民眾在積極參與政治的同時,仍尊重政

    府的權威與履行公民的義務,這種文化將有助於民主政治的穩定發展。

  (二) 偏狹 – 參與型政治文化      

    係指社會的民眾在參與政治的同時,彼此間的政治信念相當分歧,對國家認

    同、政府權威將有所動搖,此將不利於民主政治之穩定發展。

  總結來說,政治文化便是從心理學的觀點研究個人 – 政治系統之間的互動關係,透過提倡「心理文化研究途徑」來擴大政治研究的視角,並且彌補政治制度研究途徑的不足。

二、民主政治如果是一種政治制度,該項制度必須具備那些特質?而民主政治的具體實踐,其成功與否有賴於那些條件?(25分)

參考答案/解題模式

蘭尼( A. Ranney )指出,民主政治是依照四大原則組織的政治型式,其特色包刮:

(一) 人民主權( Popular Sovereignty )
  主權是一國對內最高統治權威,藉此制定並執行法律。民主制度下,此一權威屬於國民全體,此即「主權在民」之原則,政府之權利是源自於人民擁有之主權。

(二) 政治平等( Political Equality )
  供民間具有平等的權利參與政治,政治平等建構在自由選舉( free election )之基礎上,強調「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原則。

(三) 大眾諮商( Popular Consultation )
  在政治決定國城中政府具備機制,已得知人民期望採行之公共政策,並以中立之態度執行該政策,人民並有權將失職之政府予以更替。

 

(四) 多數統治( Majority Rule )

  人民對政府政策有分歧意見,政府應依多數意見行事,多數人民能決定政府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民主與憲政往往密不可分,以多數統治為例,政府故應依照多數人之意見執政,但其仍應是有限制的多數統治,避免多數暴力的產生。對多數統治之限制包刮:

1. 憲法基本權保護:包括生存權、生命權、自由權與參政權是民主之核心價值,不可依多數原則加以變更。

2. 正當法律程序:多數決原則仍需依照正當法律程序加以執行,才是合法之決策。

3. 違反憲政規範無效:違反憲政規範之多數決無效,避免民主埋葬民主。

民主政治之順利施行,包括以下的成功要件:

(一) 經濟條件

  美國著名比較社會學家李普賽特( S.M. Lipset )由民主政治之社會研究中發現,民主制度施行較成功之國家,其經濟一般來說較為現代化,國民所得較高;反之,民主程度較低的國家,一般經濟發展程度較低,特別是識字率往往也較低,因此人民對政治之興趣往往也較有限。

  其他眾多學者也有共同的看法,例如學者戴蒙( L. Diamond )曾經對152個國家民主程度與經濟發展進行研究,其結論指出民主之重要經濟條件為「中產階級」的強化與鞏固,李普賽特也認為中產階級對民主政治之參與意願與程度皆較高,且能以較為理性的方式看待政治,更是制衡政府權力之重要核心力量。

  因此,民主政治之成功,有賴一國之社會經濟發展程度,惟此程度為一門檻,並非意指經濟進步一定會帶動民主政治發展。

(二) 社會條件

  李普賽特之研究也指出,社會之和諧程度也是民主政治能否維持之要件。一個社會中若有眾多的分歧因素,例如種族、宗教、族群、階級,分離勢力等,將導致國家內部政治鬥爭激烈,政治勢力之妥協、容忍難以建立與培養,民主制度自然難以維持與發展。

  社會影響民主政治之指標包括以下幾點:

  1. 社會階層化:社會之「階層」,是將社會成員依特定標準進行劃分。就民主制度

   來說,社會階層化高將導致階層間的對立升高,不立民主制度之施行,反之則較

   有利於民主的推動。

  2. 社會流動性:社會流動性是指各階層之人民在階層間流動之程度。社會流動性越

   高,表示各階層人民間有更高的共同性,反之則會形成社會壁壘,阻礙交流,使

   各階層間之利益妥協、容忍難以建立與培養,不利民主之施行。

  3. 社會多元性: 社會之多元性越高,代表權力之分散程度越高,越有利於民主制度

   推動。若權力集中於某一階層,則民主政治之推動將較為困難。

  4. 社會共識: 社會共識高低是社會對特定議題是否具有共同之觀點。一個社會若是

   缺乏共識,存在有嚴重之議題割裂現象,導致社會內部難以相互容忍、和諧共

   ,民主政治將難以推動。一般來說,造成社會共識趨向瓦解之主因往往是種族、

   族群或宗教等議題。

 

(三) 文化條件

  文化條件意指人民對民主制度之態度,其核心則是對民主制度之信仰,也就是是否相信民主制度是解決政治問題的唯一方法。彌爾( J. S. Mill )即曾指出民主國家之公民應具備強烈之自治意願。在民主國家,若多數族群,特別是執政菁英能對民主之價值有堅定之信心,民主制度自然較容易維持與成長。

  1. 開放社會觀:民主社會須是一個開放社會,人民必須對新觀念與變遷保持開放的

   態度,採中庸的態度與科學方法檢視政治,在政治上不走極端,保持妥協的可能

   性並堅持民主程序的必要性。

  2. 容忍異見:民主政治本質上是一種容忍不同意見、相互妥協之解決問題的方法

   ,容忍異見之態度,需要在一個開放、開明之社會方才較容易養成。

   再者,民主還須要具備實事求是、科學之態度,能對政治進行客觀、工治與冷靜

   的判斷,避免盲從、過分衝動之決策,需要一群具備理性、妥協與容忍異見之選

   民方能成功。

(四) 政治條件

  在政治上,民主之要件即是「正當性」,又可分為三大構面:

  1. 政治正當性:政治正當性是指政府在程序上合法、有資格執政。除一般選民以

   ,政黨與軍隊也是重要的衡量對象。政治正當性是建構在執政者依據憲法規範之

   合法程序取得執政權,且未經不正當手段之干擾或操控。執政者取得政治正當性

   ,有助於民主政治之推展與維繫,反之,國家內部極可能陷於動盪不。以泰國

   為例,自2006年泰國軍方發動反首相塔克辛之政變以來,2008、2010、2014泰

   國也再度發生政變或反政府示威,支持塔克辛的紅衫軍一方占據民意優勢,但

   塔克辛之黃衫軍則有上層政治階層之支持,彼此對立,使得泰國文人政府一直無

   法取得足夠之政治正當性,使泰國政治無法穩定發展。

 

  2. 地理正當性: 地理正當性及一國國民對於國家領土範圍沒有異議,認同自身與所

   居住之土地是國家的一部分,願意效忠國家。人民若無法認同國家之地理正當性

   ,往往會導致離主義勢力出現,國家內部之意見統一將趨向瓦解。目前,烏克蘭

   問題即是因為內部俄羅斯裔之分離傾向。另一方面,地理正當性也有可能與民族

   主義加以結合,若國民對國家本身之疆界範圍普遍認為與民族分布狀態不一,傾

   向大民族主義,併吞其他國家之同民族之居住區,也會產生國際之爭端,例如南

   斯拉夫內戰。

  3. 憲法正當性:憲法正當性之核心為是否接受憲法所規定之權力分配方式,包括權

   力競爭與組織的分配規則。一個新興國家在建國時最大的問題嘗試是否能找出讓

   所有族群滿意的權力分配方式,建立具有正當性的憲法。一般來說,政治正當

   之三要素往往是相輔相成的,地理正當性若獲得肯定,往往也會接受憲法之正

   性,並以此為依據建構政治正當性,政治正當性又可強化地理之正當性。

  除了以上三要件外,政治條件尚有兩大共識基礎:

  4. 政治共識: 政治共識主要是指政治菁英間對於政治各種議題是否具有大致相同之

   見解。在成熟民主國家,例如美國或英國,執政黨與主要在野黨對重大政策的看

   法往往具備類似的觀點,無論哪一黨執政,國家政策僅會有微幅的修正,不會有

   大規模的變更,造成政治動盪。

      政治共識是奠基於「妥協」,妥協之表現包括執政者對在野黨之尊重以及在野黨

   稱職扮演忠誠反對黨之角色。民主政治之核心為代議政治,在代議政治下,執政

   黨獲得多數支持,取得執政權力,反對黨則扮演監督者的角色。因此,多數黨仍

   有必要尊重少數黨之地位,甚至斟酌採納棋觀點;相對的,在野黨也需忠誠扮演

   反對黨的角色,作好監督工作,並尊重多數黨代表之多數民意,特別是國家認同

   ,方能維持民主政治之順利運作。

 

  5. 遊戲規則共識:遊戲規則共識是指政治菁英間無論如何競爭,都願意依照憲法規

   範之民主制度來決定權力分配,不會以破壞制度的方式尋求奪取權力,對政治之

   遊戲規則保持忠誠。

(五) 教育水準

  平均教育水準越高有助於民主之聯繫。在社會經濟發展達一定程度以後,人民普遍性的教育程度提升將有助於民眾了解政治運作之原理與方法,有利於民主政治之推動。李普賽特指出教育可開拓個人視野,了解權力規範之必要,強化理性選擇能力,避免極端主義。

(六) 公民社會( Civil Society )

  公民社會是指圍繞共同利益、目標和價值的,非強制的行動團體,由非強迫性之人民社團所組成,是基於家庭、信仰、利益與意識形態等組成之關係網絡。公民社會包括那些為了社會的特定需要,為公眾利益而行動的組織,諸如指慈善團體、非政府組織、社區組織、專業協會及工會等。

  公民社會對一國民主化與民主之維持有很大的關連性。市民社會一方面保護了個人利益不受國家政權的侵犯,另一方面也確定了國家的活動範圍。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帕特南( Robert Putnam )指出公民社會建立了社會資本、信任和共同價值觀,從而轉化出政治氣氛,使社會結合為一體,促進社會中的相互了解和關聯,提升共同利益。從歷史觀察,亞洲、東歐與拉丁美洲的民主化運動中,公民社會皆是重要的推力。

三、何謂社會運動( social movement )?二十世紀1960年所出現的新型社會運動( new social movement )與十九世紀初期由勞工運動所起始的社會運動有何重要差異?請分別說明之。(25分)

參考答案/解題模式

在1980年代以後,社運成為台灣社會的新興社會現象,所謂社會運動,是指一群人組織起來,在其所屬社會或團體中進行促進或抗拒變遷的集體行動現象,且多半是由被排除於社會例行權力結構外之群體由下而上所發起,採體制外之集體抗爭活動以爭取目標的成功。

1960年代出現之新型社會運動是指衝突面向不再如同十九世紀初期由勞工運動般聚焦於物質再生產領域,也不再是體制內可進行補償或減緩,而是聚焦於文化再生產、社會整合與社會化層面。辛的社會衝突,主要發生再以下場域:

(一) 抗拒國家或資本主義市場入侵日常生活,反對將一般人生活殖民化、同質化。

(二) 都市草根運動,挑戰國家或其他政治力量,主張維持社區自主力量,保護地方文化認同,重新組織都市生活。

(三) 抗拒後工業時代與資訊社會中之社會控制,反對文化一元化。

  具體來說,新社會運動反對資本主義邏輯與國家權力擴張,企圖捍衛既有生活方式與地方文化認同,並要求人民對於生活領域之自主權與掌控。

 

新社會運動與傳統社會運動有以下之差異:

(一) 支持基礎:傳統社會運動之支持基礎在於團體,新社會運動在於價值與議題認同。

(二) 運動組織特性:傳統社會運動組織通常呈現離心化,強調開放、民主、鼓勵參與,

  透過人際網絡運作。

(三) 政治型態:傳統社會運動主張改變體制,成為新體制的一分子,但新社會運動特別

  強調體制外,不進入政府體制,以輿論與政治壓力壓迫政府,影響主流價值觀。

四、國際體系是國家之間一個互賴的多元環境,國際行為者為了達到外交目的,所可能採行的政策手段有那些?請說明之。(25分)

參考答案/解題模式

郝斯蒂(K. J. Holsti )認為國際體系是由獨立的政治單位所組成的集合體,此處之獨立的政治單位,通常是指民族國家( nation-state )。但在今日,國際體系所指涉的範疇,已不限定於是民族國家,只要是國際關係的成員,都應該被納入。國際體系是一個架構,各個成員在這個框架中活動,其形式則有合作與衝突。

國際行為者為了達到外交目的,可能採行的政策手段包括以下模式:

(一) 談判

  外交工作之核心為運用和平手段解決爭端。而在外交官的工作中,談判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外交官員必備的能力,但不同的文化與個人往往會有不同的談判風格,也會影響談判的進行。談判是各方透過明示或暗示的溝通,經由條件或利益的交換,形成共識,達成協議。在其中,條件或利益的交換可能是具體的實務(比如援助),但也有可能是抽象的價值(支持)。在談判中,各方都希望能達成對己方有利的協議,並藉由己方的籌碼試圖影響對方。一般來說,藉由談判,談判當事者應不至於一無所獲。

(二) 軍事行動或威嚇

  軍事手段常被視為外交工作中的施壓工具,以迫使對方改變立場,例如南北韓即時常舉行大規模演習,在1996年時中共也對我方舉行彈道飛彈演習,意圖阻止總統大選的進行。軍事力量一方面可作為保衛自身的工具,但也可作為國家對外(對內)投射權力的工具,可用來壓迫與嚇阻他國。

(三) 經濟影響

  以經濟手段追求國家利益也是國際關係中常用的工具。以經濟作為工具同樣有兩面性,一方面可以透過援助,促使他國接受或配合我方目標,另一方面也可藉由經濟的制裁,如禁運,迫使他國放棄或修正原有的立場,改變對我方不力的行動或政策。

(四) 國際宣傳

  國際宣傳為軟實力的應用與展現,可視為一國的文化政策的成果。藉由文化與語言的傳播與宣傳,營造本國的海外形象,改善他國人民對我國的印象,使得我方能取得影響力,是屬於軟性的對外說服途徑。國際宣傳之運作,過往皆由所謂的長波電台,以廣播的方式進行。隨著網路的日趨發達,網路媒體也成為重要的宣傳媒介。

書籍來源:高普特考 2018試題大補帖 行政學 / 鼎茂研究室 編著 / TKB百官網公職


► 行政類組最新總複習課程

課程名稱

開課時間

上課時段

法學知識總複習

天天開課

預約上課

行政法總複習

天天開課

預約上課

行政學總複習

天天開課

預約上課

※最新開課資訊依現場公告為主

 

想在考前完整複習,不漏考試重點的同學,千萬不要錯過這次TKB百官網的行政類總複習課程喔~這課程是許多上榜學長姐一致好評並推薦給大家的,現在就諮詢相關課程吧!

arrow
arrow

    文化創意人~柔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